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1994年我国将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列入航天技术“九五”规划,经过8年研制,“风云三号”在2008年5月27日11时2分29秒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风云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极大的提升了中国遥感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能力。
“风云三号”卫星工程由五大系统组成,分别是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卫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其中地面应用系统由监测分析服务系统(简称MAS系统)、产品质量检验系统(简称QCS系统)、计算机与网络系统(CNS)、数据存档与服务系统(ARS2)、应用示范系统(DUS)、仿真与技术支持系统(STS2)等十个技术系统组成。
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多年来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一直在紧密跟随世界气象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并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一流的产品服务理念,先后为气象卫星、雷达、水情、防灾等诸多领域提供了专业的决策服务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MAS系统项目已经成为东华软件在气象卫星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
作为一个对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分析、服务的综合应用系统,MAS系统主要为国家和省级气象局从事卫星遥感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自动加人机交互式的系统,也是一个能直接面向业务人员的业务应用支撑软件系统。MAS系统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FY-3号各个探测仪器的特点,综合利用资料预处理系统和产品生成系统的业务产品,同时结合其它资料及地理信息系统,对天气系统、自然灾害、环境变化和空间天气等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为应用部门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产品。
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QCS系统也即将成为东华软件公司在气象卫星领域的又一力作。
QCS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以资料预处理系统、产品生成系统的输出产品为依据,发现、分析和反馈FY-3卫星遥感仪器和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利用辅助数据库资料和各种科学算法,对FY-3卫星遥感产品进行准实时、定期或不定期检验,给出产品的误差和精度分析报告,提供给管理机构、产品研发人员和产品用户参考。
在国家气象局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并结合QCS系统项目的自身特点,利用多年来在各大型项目中积累下来的专业服务经验,东华软件公司将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数据检索技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动态发布技术,为顺利完成QCS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的保障。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气象事业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跨入国际气象大国、强国的行列。东华软件股份公司也必将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