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开放式平台是围绕“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平台承载所有应用中共性功能和组件的开发,水利各业务系统的应用在平台基础上建设,所以业务应用对于用户和平台来说就是一个业务模块,水利相关的“河长制”、“水资源业务”、“防汛抗旱”、“水文检测”等业务系统不再是一个个封闭和独立的系统,在平台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台(1)+应用(N)”的大系统,但不同的应用和平台都可以像一个服务进行分布式的部署。而且在数据方面,平台负责公共数据集的设计,且对各业务数据集设计进行审核,统一整合公共数据集和业务数据集,形成统一的数据集,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为平台和应用提供针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存取、查询和服务,从而实现真实的“一数一源”和“大数据”。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孤岛和应用分隔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1、建设模式
由功能导向型转变为数据导向型,由独立应用转为应用组件或模块。
2、数据资源
合库合表、一数一源、数据湖,数据即服务,内部杜绝数据交换。
3、应用支撑
将传统的独立应用转变为“平台+组件+应用”的建设模式。
4、集成方式
以业务协同为导向进行服务调用,不提供点到点集成。
1、新的建设模式,各应用开发商就像是在平台商的统一协调与指导的某一个模块的开发商,所有业务、数据、界面都是“统一的”,各开发商之间共建、共享,只有协同、没有集成。
2、公共的服务支撑体系基于开源或成熟GPaaS和大数据平台,稳定、高效。实现多应用系统的构建,支撑与管控。各应用系统无需再进行数据集成、业务集成、门户集成就可以达到“大系统”的目标,解决了传统的“专业应用+集成”构建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整个体系“基础一致、资源管控、应用组件化、访问集中化、安全可控”。
3、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一个综合数据库的实现,打造OLTP和OLAP整合的数据湖,基于大数据平台、NOSQL、RDBMS等构建一个综合数据库,搭建数据资源管理与治理体系,对已有应用的数据整合、为新应用提供统一数据中台服务;实现消除数据孤岛、构建数据中台、整合数据。
4、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基于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服务和治理,夯实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基础。
5、具备先进的项目采标体系:以国际、行业及先进地区标准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