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边缘计算处于物理实体和工业连接之间,或处于物理实体的顶端。对物联网而言,边缘计算技术取得突破,意味着许多控制将通过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减轻云端的负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在智慧园区管理中,消防联动、安防联动、视频联动、人脸识别、车辆管理等模块都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来实现。 东华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采用物联网、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BIM、GIS和虚拟现实VR等技术,将数据汇集到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由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提供更高级的动态应用服务,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实时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弥补了传统数据采集孤立的缺陷,解决了系统难以联动的问题。将各系统的运行数据信息汇总,既可实现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又降低了运营成本。能够对从各子系统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计算,并结合预案,对非正常状况作出判断,并实施预警联动。从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应用 3 个层面,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统一的应用与管理平台。同时该平台将为上层的应用系统和业务系统提供底层的支持。
东华建筑智能化IBMS监控系统是一个高性能、实时、智能、集中式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可对所有建筑智能化子系统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控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报警和管理在智能化集成统一平台上。在全局化集中监控和管理的同时,保持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协调各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需要能够同时与实时获取不同控制系统的各种运行数据,同时实时的对不同系统进行状态控制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平台可集成包括暖通空调、变配电、给水排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视频监控、电梯运行、防盗报警、能耗计量、停车管理、门禁管理等系统。
系统能够集成暖通空调、变配电、给水排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视频监控、电梯运行、防盗报警、能耗计量、停车管理、门禁管理等所有建筑智能化子系统。保证所有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清晰的管理信息。提供管理模式编辑功能,并提供远程访问功能。集中监管所有的报警信息,集中显示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时刻表;提供远程操作功能,使管理人员可通关过集成平台远程排查,监视各机电设备现场情况。
东华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可以对园区内所有企业使用的各种能源进行全面计量,对企业的水、油、气、电能耗数据实现远程抄表,能耗数据界面化,对比分析能耗报表,实施监控和考核。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分析比较能耗历史数据,为节能技改提供科学依据。系统由计量仪表 、远程采集传输系统 、智能监控分析管理软件三部分组成。
园区人员管理采用物联网、生物识别、边缘计算等技术,结合访客登记设备、通道式验证机、智能监控摄像机等设备,通过各种的系统功能,使园区访客和园区人员管理实现“一卡通”。人员与卡结合,通过对“卡”和生物特征的识读,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人员出入管理流程,方便查询人员出入情况;来访人员进入园区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登记以及验证身份程序,系统具有黑名单验证、违法犯罪人员快速识别功能,能有效提高园区安防水平;通过对园区内人员活动轨迹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对访客和可疑人员的管控。人员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园区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权限控制、出入记录、来访记录、人员活动轨迹分析等。
车辆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园区内部车辆与来访车辆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权限控制、出入记录、来访记录等,由车辆登记、出入管理、卡口测速、停车位分析、车辆轨迹分析、违停辅助视频取证、车辆查询统计态势分析等组成。车辆管理主要通过车牌识别、雷达测速、车辆追踪等技术实现对进出园区的内部车辆、外部车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包括车辆登记、车辆进出控制、卡口测速、停车空位分析、车辆轨迹分析、车辆进出查询统计管理、重点区域违章停车辅助视频取证等功能。
东华智慧环保系统能够对各环境监测点的各种监测仪器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将数据及时地传送到环境监测中心,为管理部门提供所需信息将以数据。整合、协同互助、服务高效、智能分析为目标,以先进的理念和信息化技术采集、整合、分析各类环境信息,建立一套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智慧环保监控管理平台,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化、可视化的环保信息管理应用,为市政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
为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水平,加强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监控,各地相继建成或者准备建设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水环境监控系统、重点烟气污染源监控系统、重点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和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等在内的环境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各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将各类信息统一到一个平台下,同时不断丰富完善各方面功能,开发各类信息统一、挖掘分析和应用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已经十分必要。东华智慧环保系统,可将集中采集监测所得的水质、空气、噪声以及污染源等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GIS技术将其展示发布出来。并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和专题图生成等功能。
5、危险源智能监控系统
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持续稳定好 转的发展态势。但是,事故总量依然偏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相关的安全生产问题依旧突出, 部分从业单位依然存在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陈旧,安全与自动控制水平差,本质安全化程度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针对重大危险源建设一套现代化的远程实时智能监控系统迫在眉睫。
危险源对象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以及各种生产场所拥有的设施或设备,如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对象。这些对象有各种易燃、易爆、毒性等危险物质,对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东华危险源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将危险源现场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信号,进行计算机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视、预警和控制,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城市地下管线理中,因体制问题,数据资料分散保存各产权单位,且没有规范的整理标准和统一利用机制,给城市建设工程实施带来严重影响。挖断地下管线、停水电、煤气泄漏甚至爆炸、交通阻断等事故屡有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城市管理者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纷纷进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存储和理系统的建设。但是,最终成果往往掌握在建设单位手中,管线信息与权属共享不便;更新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无法保证管线信息的现势性。
城市三维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三维GIS平台开发构建,综合B/S与C/S 的优势,建设一个基于标准的、开放的、可扩展、共享的信息平台,为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一个业务系统。
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是利用物探技术、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技术,把管线及设施等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查询、输出、更新,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准确的综合管线及设施基础资料。系统以地形图库和管线数据库为基础,集成了数据输入、地图管理、管网数据管理、管线设计更新、管线综合分析系统管理等模块。系统可以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方便的对管线进行管理。
1、园区3D可视化
园区环境3D可视化管理功能采用3D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园区、楼宇等环境的可视化浏览,清晰完整地展现整个数据中心。配合监控系统的可视化模块,可以与安防、消防、楼控等系统的集成,为以上系统提供可视化管理手段,实现数据中心园区环境的跨系统集中管理,提高数据中心园区掌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1)地理园区的虚拟仿真
可多园区进行组织对接,多个数据中心、楼宇在同一个平面上展示;对园区的园林、河流、道路等绘制,构建与真实园区一致的环境。
(2)建筑外观的虚拟仿真
根据建筑物真实外观3D建模;可展示建筑的基本规格信息。
(3)楼宇内部结构的虚拟仿真
根据楼宇实际建筑结构3D建模;可模拟真实墙面标语或挂图信息;可横向纵向拆分展示每一个楼层的结构情况。
2、基于GIS的UI交互设计
系统采用4级交互设计包括全国集团视图、园区/专业总图视图、专业视图、细节视图分级交互。采用全矢量化图形要素,提高系统UI的适应性,采用扁平的智能化图库,提高UI的统一性和美观度。
(1)GIS总视图:可以在中国GIS地图上总览全国所有园区的关键指标。
(2)资产树:可配置结构,场景相关,快速导航到需要查看的功能区域。
(3)GIS智能图标:全景画实时展现各个园区KPI和报警,支持KPI下钻。
(4)搜索功能:从主界面快速跳转到指定园区。
(5)GIS界面支持无极缩放和自动消隐功能,放大后可看到各个园区下一级KPI和更多参数。
(6)鼠标滑动高亮模式:高亮、闪烁、路径动画等多种方式显示看板数据关联关系。
3、专业分级报警设计
由于智慧园区智能监控管理涉及相关系统众多,报警信息数量巨大,因此报警设计按照分级报警设计包括总体报警视图、园区报警视图、园区分专业报警视图、专业视图。
(1)可按园区地点及专业的划分,来展现报警状态。
(2)可按园区系统专业的划分,来展现报警状态。